近日,一支大学生实践队在乐清市柳市镇开展了新青年下乡服务,大街小巷都能见到他们身穿白色队服的身影。7月3日,温州商学院烛光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队与乐清市柳市镇尚宅村结对成功。往后,这支实践队开展了“五水共治”“移风易俗”主题墙绘,争做“河小二”护河活动,“助力春泥计划 共绘环保袋”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等等活动。一周来,28名实践队员住在村里,吃在村里,和村民生活在一起。
“‘打谷机’‘稻田’‘山间小路’‘河流’,这些都是同学们平时志愿服务时经常遇到,拍摄这个视频,是为了记录这次特别的农村生活,也是让同学们能有所思考。”指导老师吴潮说道。
据悉,《看青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之我与XX的故事》系列短视频将在接下来的一周内陆续完成。队长黄舒畅同学表示,希望我们的故事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吸引更多的新青年走进农村,服务农村。
《看青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之我与打谷机的故事》
讲述人:黄温龙
故事梗概:我是温州商学院的黄温龙,我在温州市柳市镇尚宅村的一处打谷机前。
小时候,我和奶奶在一起的记忆很多,而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给谷子脱皮了。很多时候的夏天秋天,和奶奶一同将谷子铺在自家门口的路上,阳光曝晒,将谷子中的水分吸收的一干二净,或储存或去皮。去皮的谷子需要经过打谷机,谷子倒入打谷机中,不一会儿就由黄色变为了晶莹剔透那时候的我是感到很惊讶与好奇的,因此也很期待每年收获谷子的那个日子。
后来阿,我长大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越来越发达,农村也越来越城市化,打谷机也越来越少见了。
高考后,进入了温州商学院,在学院的影响下大一的下学期我加入了烛光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队。在2017年的7月来到了温州乐清的尚宅村。进行关于五水共治的社会实践,偶然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打谷机,那一瞬间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了我的奶奶,想起了我的家乡,想起了那个关于打谷机的专属记忆。
它还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样子,只是多了些斑驳的痕迹,在岁月的蹉跎下留下了它的痕迹,真的很开心,能够在这儿见到这个儿时的记忆,像是见老朋友一般轻轻抚摸它,也许经过这次实践以后我可能再见到的机会将更小了。但没事,只要它就在我的心里就可以了。
时间在变,文化在变,城市在变,科技在变。不变的是我们心中的那份记忆。打谷机虽然见得越来越少了,可是它在我心中的记忆永远是那么美好!
珍惜每一份记忆,以赤子之心前行,我们青年在行动!

相关链接:
温州新闻:??????stop.cn/p/5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