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进科 蒋文泽 陈恩欣/文 郑鹏/摄来源:新闻中心时间:2019-03-05 09:10:00
昨天,温州首期亲清政商学堂开班。在亲清第一课上,王永利、曹方、王国平、李扬等导师先后为学员们奉上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王永利
中国进入转型调整关键期,调整余地很大我们要充满信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史上极特殊时期的特殊结果。
2009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幅下滑,4万亿刺激后中国经济在主要经济体当中率先止跌回升,一下子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迅速回升。但面对全球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到2011年的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在不断下行,2014年中央提出新常态的说法。
2014年底到2015年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股市发展,但很快暴露问题。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年,我们还推出了全面二孩政策,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宏大计划。从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认为201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换挡转型调整的重要拐点。
2018年到2020年,是中国经济转型调整非常关键的阶段。2018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中国而言,真正挑战是2019年,它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轨迹。我们国家将面临巨大的调整,国家、企业、个人都面临深刻的挑战。但我们对中国要有非常大的信心。中国依然处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过程中,有足够大的调整余地。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秘书长曹方
成功企业家要有“三专”的工匠精神和“三度”的国际视野
今天开班的温州民营经济学院以及亲清政商学堂,它的目标是打造企业家的“黄埔军校”,我觉得这非常好。我认为要成为一名成功企业家,除需专注、专心及专业的工匠精神,还要有高度、广度、深度三者兼备的国际视野,以及对公正、公平、公开的经济秩序有一个敬畏之心。
我到过56个国家,从制造业来说,我认为德国的中小企业最强。德国有一家啤酒企业,只有27名员工,却得了14个全球大奖。它之所以能成功,在于在工艺、品味、包装等方面都追求与众不同。反观我们的许多中小企业,产品都是雷同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利润低。
企业要做大做强,传承也很重要。德国有一家模块建房企业,已有128年历史。它之所以能够传承那么久,是因为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把资产都放在里面。如果有后代不想再做企业,那么按照规定只能得到一笔小钱。而基金会的钱,必须用于企业发展,不允许投入个人奢侈消费以及其他产业。据我了解,德国有很多百年企业,其中有很多企业都设有这样的基金会。在中国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其中很大原因是下一代没有第一代的创业精神,又吃不了苦。此外,企业内也没有设立这样的基金会,下一代就算什么都不干,也能过着舒坦的日子。
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城市学专家王国平
温州模式也要与时俱进,要从1.0向2.0转变
我很早之前就开始关注温州经济的发展,现在温州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看起来是工业化的问题,实际是城镇化的问题,加剧了温州产业“低小散差”。所以要解决温州的问题,要从抓城市化开始,要从研究温州模式起步,温州模式是支持温州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发展的动力,但是温州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温州模式也要搞2.0。
所谓“温州模式1.0”,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民营经济+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小城镇+政府无为而治,即以民营经济为特色,以块状经济为先导、以小城镇为载体,以政府无为而治为手段。
温州模式之所以要从1.0向2.0转变,是四大因素所决定的。与40年前相比,温州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出现了“四个重大变化”:第一是经济全球化,第二是新型城市化,第三是新技术革命,第四是过剩经济,也就是买方经济。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型城市化和过剩经济。
温州模式1.0有个重要基础,就是短缺经济、卖方经济。在那样的背景下,就可以发展“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的块状经济,就可以发展小城镇,就可以无为而治。但现在外部环境发生“四个重大变化”时,温州模式如果不与时俱进,温州的发展就可能碰到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机遇其实就两个,第一个是工业化的发展机遇,第二个是城市转型的发展机遇。如果抓住了第一次机遇而没抓住第二次,照样落后。温州就是抓住第一次机遇而瞬间崛起,但温州要引起重视的是有没有抓住第二次。
现实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抓住第一次机遇,但抓住了第二次发展机遇,实现产城结合发展模式,实现两轮驱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所谓“温州模式2.0”,就是“民营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经济+网络化城市+政府依法而治,即以民营经济为特色,以现代产业体系为先导,以城市经济为基础,以网络城市为载体,以政府依法而治为手段。即稳定民营经济,实现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实现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实现小城镇向网络化城市转变。实现政府无为而治向政府依法而治转变。我们认为,温州必须始终坚持理念创新,做到“十个坚持”——坚持“美好生活”目标定位,坚持“保老建新”,坚持“两个发展方式转变”一起抓,坚持下山、异地、进城脱贫,坚持TOD模式,坚持打好长三角和海西两张牌等,加快推动温州城市向东面海发展、建设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温州商学院院长李扬
将亲清政商关系纳入法治轨道,不良政治风气会减少
亲清政商关系,政治含义非常鲜明,是政治生态的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亲清政商关系还带有很强的推进社会经济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含义。这次,我主要在关于经济方面,提三个观点同大家分享:
第一,亲清政商关系的提出,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的一个新战略。亲清政商关系涉及社会关系中最主要的两个群体,一类是政府领导干部,一类是经济经营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置,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很主要的命题。
第二,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在2018年12月21日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竞争中性的八个定义:国企与民企经营一致性、有效的成本识别、明确的商业回报率,合理考量公共服务、税收中性、管制中立、债务中立、政府采购中立。这个落实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总体方向已经非常明确。
第三,将亲清政商关系纳入法治轨道。亲清政商关系应当成为制度,其中主要的制度就是产权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产权,产权清晰就可以交易,在交易过程中实现有效的配置。总之,在制度上规定清楚,规定经济工作该怎么做,遇到问题怎么处罚。我想被我们所诟病的不良政治风气都会减少。在我看来,亲清政商关系是我国新的时期完善政治生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亲清第一课,学员谈感受
亲清政商学堂新生代传承研习班学员
市发改委综合处科员 金璐璐
亲清政商学堂将企业家和干部联合培训,打破了之前干部培训干部,企业家培训企业家这种独立的模式,让机关干部和企业家一起培训,在业务、情感上交流,这是一个创新举措。
亲清政商学堂新生代传承研习班学员
浙江振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高峻
新生代企业家对企业发展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欠缺对政府政策的了解,亲清政商学堂正好补足了这一短板。
亲清政商学堂全国温州商会会长研习班学员
上海市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
上海汉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赢
如今温州营商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对于此次亲清政商学堂我也非常期待,我相信通过学习肯定能提高我们的见识。
相关链接:
2019030504温州都市报:温州首期亲清政商学堂开课了 亲清第一课,导师怎么讲?.pdf
温都网:??????s.wendu.cn/2019/0305/754544.shtml
上一篇:
人民日报:温州亲清政商学堂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