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小凡来源:信息工程学院时间:2019-01-25 00:25:19
1月17日,温州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青年活动部带领志愿者们来到梓上村,和村委会一同开展“步步糕升 年年有余”的捣年糕活动。
记忆中的年味儿是怎么样的?
是满桌酱油肉、炊松糕的美味,
还是贴春联、放鞭炮的喜庆?
温州的年味,还少不了一道年糕!
年糕因其“年年高”的谐音,
成为各家各户讨吉祥的必备美食。
村里的爷爷奶奶现场教学志愿者们如何制做年糕。别看这打年糕看起来简单,这可要不少力气呢,每一个志愿者都累的胳膊酸。但当整整齐齐的年糕一条条码在桌子上时,那种令人欢喜的满足感又填满了在座每一个志愿者的心。
吃惯了山珍海味,不曾想糖糕的味道还是那么独特。然而味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找过年的感觉,找找儿时的记忆。
“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杆做吹箫……”这首温州童谣《十二月令》的最后一句是“十二月,糖糕印状元”。马上又过年了,曾经的捣年糕习俗,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是何等的亲切和温馨。
随后,志愿者们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年糕。
捣糖糕的习俗在温州流行多少年,真是没几个人能说出来,但温州人讲“彩凑”却是人人皆知的,过年要是没有“糕”那是不“彩凑”的,所以每到年底,各家各户都要做点松糕、糖糕,就是为了给村民们拜年,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相关链接
新蓝网:??????sdetails/5078589.html
下一篇:
新蓝网:温州商学院国际学院暖冬行动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