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新闻:启梦助学 | 留守儿童陈荣涛的新年愿望不再遥远了

作者:来源:宣传部时间:2018-03-09 10:45:00

   1月29日,温州日报刊登《留守儿童陈荣涛和他的“新年愿望”》一文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各爱心单位、企业、学校都纷纷致电本报党报热线“88869996”,表示愿意以己之力去帮陈荣涛完成心愿。今天(3月6日),是陈荣涛开学的第二天,记者与温州商学院的老师、学生志愿者带上陈荣涛今年需要缴纳的早晚餐费用、服饰、学习用品和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捐赠的手机、话费等一道,来到他就读的瑞安林川镇林溪学校,为他送上了期盼已久的“新年礼物”。
    一张“暖心”餐费单
     3月4日,陈荣涛的奶奶嘴角含笑,忙着给孙子准备牙刷、毛巾、被子等生活用品。第二天,荣涛将迎来他第一次的住校生活。
     每天放学,孙子不用再走2小时的山路回家,对荣涛的奶奶来说是件大喜事儿,“每次看着他走路回家,我心里都特别难受,可家里实在拿不出餐费……”每每说到这儿,奶奶都无比自责,感谢温州商学院的爱心人给我们交了餐费,让荣涛能寄宿在学校。
     林溪学校的教导主任周建利解释道,学校的住宿都是免费的,学生只需要缴纳早晚餐费用,就能在学校寄宿,折合下来一学期需要1500元。“荣涛家因为交不起餐费,只能放学回家吃。”
     3月6日,温州商学院的志愿者将3000元的餐费交到了周建利的手中,“一下子就交了一年!真好真好!”她说,替荣涛谢谢大家,“能遇到你们这些有心人,是这孩子的福气!”据悉,这笔钱来自张汉鸣慈善公益基金,该基金由温州商学院创办人张汉鸣先生捐资设立。
     温州商学院张老师表示,年初听闻陈荣涛的事后,很是心疼,“那么冷的天,走那么久的山路读书,太不容易了!”她说,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还会来探望荣涛。“希望能帮孩子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让他认真读书,为将来奠基。”
     一部“爱心”手机
     对于陈荣涛来说,父母就是梦里的影子,不见面时,连声音也听不到。爷爷陈永新说,荣涛父母在温州市区打零工,家里三个孩子,生活上很拮据。为了省钱,夫妻俩只有一部手机,基本没往老家打过电话。荣涛希望,能拥有一部不断线的手机,想爸爸妈妈的时候,能听一听他们的声音。
     在得知荣涛的心愿后,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主动联系上本报表示愿意捐资,为他完成心愿。6日,这部爱心手机被送到了荣涛手中。“太好了!我可以和爸爸妈妈打电话了!”他开心地喊道。
     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不能时刻陪伴在子女的身边,对他们来说是不可弥补的遗憾,我们不仅给荣涛卖了手机,还为他准备了2000元的话费,希望这部手机能让荣涛在思念父母时,听到他们的声音。“希望这个小小的举动,能为孩子带去一个快乐的童年。”
     一份“温情”礼包
     “荣涛,这个礼包送给你。”来自温州商学院的大一学生吴重阳还将精心准备的爱心礼包送到了陈荣涛手中,这个礼包内有运动衣、文具用品等爱心物资,都是他与同学徐梦缘精心挑选准备的。

陈荣涛认真地接过,鞠躬说着感谢……吴重阳赶忙上前扶起,“不用客气,把我当亲哥哥一样就好!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记得找我!”吴重阳笑着说,有心事、难题都可以找我聊聊。
     年初, 吴重阳、徐梦缘知道了荣涛的事儿,主动请缨为他送上爱心。期间,温州商学院的老师曾多次联系本报,询问荣涛的衣服尺码、生活所需品等。
    “真是有心了!”陈荣涛的班主任叶文帆说,荣涛平日里在学校表现特别积极,做事儿也很认真。“感谢有爱的人们,看来荣涛又要兴奋好几天了。”
     荣涛抱着礼包开心的笑脸,刺痛在场所有志愿者们的心,这些东西对于平常孩子来说唾手可得,对于荣涛来说却是那么弥足珍贵。
     临走时,他不舍地和我们挥手再见,“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真的谢谢你们……”

 
相关链接:
    温州新闻 ??????stop.cn/p/7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