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保护计划,蔬菜养殖计划,制作落叶贴画……11月9日,温州心乐园面向小学四至六年级开设的秋季公益课生命教育主题班报名火爆。教会孩子尊重生命、学会积极生活的“生命教育”正日益受到家长的重视。
近日,一位家长致电本版教育版说:“这些天,朋友圈都在热议安徽两名95后大学生相约南京自杀的事件,同时网上还公布了一份让人震惊的统计数据——在中国18-34岁人群的死亡案例中,自杀已经超越车祸、疾病等因素成为最大死因;死于自杀的青少年人数,是死于他杀人数的7倍以上。我家儿子今年虽然才上小学二年级,可是我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家长该如何从小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为此,本版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温州商学院教师倪献鸟,她亦是心乐园生命教育主题班的任课老师。
和孩子探索生命的美好
倪献鸟认为,生命教育不只是安全教育、生存教育,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是对人这一复杂个体的认识,它涵盖了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
据介绍,温州心乐园秋季班的生命教育课程是结合人本主义理论,采用体验式教学,开展为期七周的团体心理活动。“这七次的团体辅导主要围绕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展开,活动内容包括护蛋行动,体验妈妈怀孕,一颗种子的成长,四季变迁,如果生命只剩24小时等展开。七次的团体辅导课数不多,但是希望孩子们以此为契机,理解生命,尊重生命。这些课程也非常适合家庭教育,对于家长来说,在家庭生活中,尊重生命并不是讲大道理和喋喋不休地说教,而是与孩子一起欣赏和认识世界,体验和探索生命的过程,它可以通过游戏、阅读等亲子活动来完成。”
如果有条件,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开展护蛋行动,比如“宝贝,从现在开始,这颗小鸡蛋就是你的小宝宝了,包括上学,吃饭,睡觉,游玩等。坚持一个星期。我们要保护好它,不能让它受伤,当然更不能碎掉。现在,让我们一起给蛋宝宝画画吧,画上脸蛋,画上衣服、裤子和脚哦!”等小朋友体验一段时间后,会有这样的感触:一个小小的鸡蛋,要保护它不受伤害,是多么艰难啊!进而体会父母养育他们的困难。除了护蛋行动,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种植苜蓿芽苗菜,每天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和变化,介绍苜蓿芽苗菜的营养价值,一个星期之后品尝苜蓿三明治。通过观察一颗小种子成长的过程,让孩子感受生命的伟大,懂得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要太过于求全责备,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倪献鸟介绍说,家长面对不同年级的孩子,生命教育侧重方法应该有不同。对于学龄前儿童,主要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了解社会规则。同时要引导孩子多多接触自然,强化与生俱备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如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接触不同的生命,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动物、植物之间的生命平等性;通过亲子共读绘本,比如《一片叶子落下来》《獾的礼物》等, 将一些道理,特别是关于生命的出生与死亡、珍惜生命等主题通过这种自然的方式让小朋友更好地了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孩子人文素养的培养。要经常与孩子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适当引导孩子如何看课外书、电视、上网;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验,通过养一些花草和小动物,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等,还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义工活动,如环保、敬老、献爱心等去发现和关心更广阔的社会和各种各样的人生。
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它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多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的。因此,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这就要求家长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好学的精神,要有美好的行为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倪献鸟特别介绍了阅读和观影的重要性,她建议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绘本,或者BBC十集纪录片《生命》和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等,启发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和消化。提问可以从四个层次展开,比如“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你喜欢哪个角色?你觉得他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如果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会如何选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