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组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手绘漫画刷屏朋友圈,九张图画描绘的是一群学生在农村里,帮助老人种田、扫地的生活画面,引来无数网友点赞:“这样细腻的图一定是发自真实的体会”、“让我想起自己当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画面”、“画得真好,都能感觉到新青年满满的正能量气息”
漫画作者是商学院的大一学生
记者了解到,这组照片的作者是温州商学院经管学院广告专业的大一学生郑敏。7月12日,她和自己的29名同学一起组成“烛光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文成县南田镇,为这里的空巢老人送去温暖。
实践队的带队老师吴潮告诉记者,“当初之所以选择南田镇,一方面是因为学院一直和这里有帮扶沟通,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前期调查,我们发现这里空巢老人的现象普遍。”一边是空巢老人,一边是从小就备受宠爱的90后大学生,这样的组合和形式,不仅能给老人起到帮助,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去关爱。
昨日接到记者电话时,郑敏还在文成,这个90后小姑娘直言:“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我的画。”郑敏平日里就喜欢画画,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因为学的是广告专业,让她有机会能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据悉,这些画都是郑敏在每天完成实践内容后,利用晚上的时间手绘的,除了网上传的九张图片,郑敏一共画了二十多张。
从未干过农活的90后晒起豆荚
据悉,“烛光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队的30名学生主要服务的对象是10户空巢老人,每天这些学生都需要进入老人家中,帮老人们做家务。这些90后的孩子为老人们,尝试了很多从来没做过的农活,包括挑水、砍柴、种田,更陪着老人一起去菜场买菜,修理电器。郑敏就画下了其中的一个场景,一天队员们见太阳太烈,就主动提议帮老人们去晒豆荚,郑敏描述道:“当时中午将近40℃的高温,我们很多人在家里都是小皇帝,从没干过农活,却带着斗笠,帮老人们在那边翻豆荚,老人看了非常心疼我们,还特意帮我们打伞”,这个画面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心里,最后也出现在她的画中。
除了干农活,因为常年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又不会使用手机、电脑视频,导致不少老人们好几年没有见过子女的样子。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还帮老人们跟亲属进行视频连线,教老人使用微信,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学生们在劳动中成长
几天下来,实践队的队员们已经和这些老人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今日,他们还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食材,来到自己对接的老人家中,为这些老人们准备了一顿爱心午饭,现场不少老人感动流泪。“虽然只是一些家常菜,我们的手艺也很普通,但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学校里所学不到也感受不到,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能给这些老人带去一丝温暖”,实践队队员葛振涛说。郑敏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漫画,引起人们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2015年暑假,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学联等部门联合提出,12所在温高校学院134个院(系),结对温州11个县(市、区)、产业集聚区的956个村(社区),组织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新青年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在文化、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特长,为基层群众送服务、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