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寓意着田间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这时的江南雨水丰沛,万物在雨露的滋润下,繁茂生长。就在雨生百谷的几天后,4月27日,美丽的千岛湖畔“乐水小镇”——姜家镇,即将迎来一场与水有关的大事件。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将联合《都市快报》等全国近40家主流媒体,启动2016全国水资源保护公益论坛暨观水节筹备活动;来自中国美院的艺术家花俊教授将在水上挥毫新作《冰书蕴湖》。当艺术遇到公益,将为这个春天碰撞出一个公共环保大事件。 记者 欧阳媛华 徐珊 摄影 韩丹
今人应像古人学习观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观照”的概念,史料最早记载的是伏羲静坐观照万物而创造八卦。
而水一直被古人推崇为个人德行修养的参照标准。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开放平台总监王崇和说,古代君子遇水必观,因为“水中有德”。
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孔子也认为,水有德有仁,有勇有智……可包容万物又能澄清自我。
令阿里公益团队担忧的是,如今很多人不但忘了“水”作为社会伦理价值的意义,而且还一味践踏水,污染水资源。
中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658个城市中,三分之二以上缺水。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2/3的城市作为主要供水源的地下水中,78%遭到污染……
所以,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还希望更进一步,号召人们不仅能爱水护水,还能观水、习水,并决定启动2016年全国水资源保护论坛暨观水节筹备活动!
他要在水上进行一次艺术创作
而一位对“水”有着不一样亲近之感的艺术家,也在琢磨着一件与水有关的大作——《冰书蕴湖》:在水面上创作,将260多字的《心经》做成冰块文字放漂到湖水当中。冰,取之于水,最终又回归于水,化为无形,这场行为艺术,也是在带领大家找寻心灵的绿洲。
长期与水墨打交道的花俊,平日就喜欢观察水……水本身的循环,以及冰融于水的规律,与花俊的创作意图不谋而合。
“世间万物的空相,一直是我这几年的创作所关注的主题。”早在2010年,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花俊就用毛笔写下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生灭,增减,世间万物的延续与循环,都被蕴含在了平常的表面之下。这当中有物质的循环,也有人与自然的关系。”那次的创作之后,这就成了他一直在关注的一个主题。
从艺术当中看出环保的观照之心
当艺术碰撞环保和公益,奇妙的变化发生了: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的观水节活动现场,将由花俊现场创作《冰书蕴湖》。这一充满酷炫的行为艺术,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
对王崇和来说,花俊别出心裁的艺术创作,能重新引发人们对水的观察与思考,如君子观水以正自身德行,关心每一滴水的命运,并由此发起更多保护水资源的公益行动。
“很多人会觉得我是不是一个环保斗士,”花俊说:“核心是艺术创作,我希望创作能引发观众对环保的关注,进一步体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
而《冰书蕴湖》这一作品本身,也如花俊所说,真的是要“去一个很干净的地方,做一件干净的事情”。
公益薪传:守卫碧水蓝天,从寻找到传承
2013年夏天,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来自全省90个县市区的学子们,先后两次回到家乡为母亲河体检,并发布民间浙江水质地图。学子们的行动被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奖励,并获誉“江河卫士”。
2014年,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全国30多个省市的媒体,“寻找江河卫士”,给予正能量奖励。其中“江河卫士”熊杨,更是被马云邀请在2015年“双十一”的开市活动现场敲钟。
去年,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通过搭建平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江河卫士”。
今年,护水行动再次升级,通过“君子观水”吸引更多人参与,联合全国近40家媒体,邀请资深媒体人、艺术家及环保达人,一起在美丽的千岛湖狮城旧址水域观水、欣赏《冰书蕴湖》,以此提升社会公众爱水、护水的环保意识,进而打造兼具环保和人文色彩的“观水节”。您可以通过乐视乐嗨频道,观看由海陆空全方位拍摄带来的震撼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