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人民网时间:2025-06-29 08:30:00
6月28日至29日,“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温州举行。论坛由浙江财经大学、温州商学院、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近600家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代表参加了论坛。
致辞领导一致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深化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论坛在资本市场中的建设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其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资本赋能中国创新和把握全球机遇的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在论坛上,上市公司论坛主席、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发布了《2025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及《国内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揭示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挑战,并提出深化金融开放、优化政府债务结构、规范风险投资市场秩序等六大建议。该评价报告由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团队撰写、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今年是连续第十次出版。
报告立足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大势,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各个维度指标梳理、比对、演算,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可以较为全面、科学地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在其创新发展、成长质量、盈利能力等多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章晓洪还指出,上市公司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是创新的引领者和全球机遇的开拓者,随着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外部监管的日益完善,以及在创新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对全球机遇的积极把握,上市公司将进一步助力市场稳定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注入新活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王泊以“上市公司价值重估的生态演变和改革逻辑”为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王泊表示,在政策叙事方面,我国通过多管齐下的政策组合拳实现“稳预期”,通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破解“长钱不足”难题实现“引活水”,通过“促消费、惠民生、补短板”行动实现“固根本”,通过一系列“稳企业”措施实现“强韧性”,从而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科技叙事方面,他指出研发与业绩的正向循环、科创与估值的正向循环、科技与产业的正向循环,以及强链补链与竞争力的正向循环,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改革叙事方面,王泊副总经理表示,资本市场改革需要更加关注投资者的“体感”,更加强调上市公司责任、更加注重提升并购活力以及更加突出塑造市场生态。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围绕“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作为深交所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杆板块,创业板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他表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深化创业板改革以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首先,突出服务大局,立足战略全局,增强创业板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其次,突出问题导向,梳理制约创业板市场功能堵点难点,优化制度安排;最后,突出改革协同,统筹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协同效应,形成差异化制度安排,推进投融资改革。
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箴作了“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他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在服务中小企业实现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稳定性造成冲击加大,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需要发展新能力,包括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合规治理能力、资本市场工具运用能力以及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力。周箴阐述了北交所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的主要举措,包括保持高质量企业供给、坚持严监严管以提升公司质量、支持企业利用并购重组等市场工具发展壮大、逐步构建多元产品体系和服务生态以及鼓励支持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北交所市场等。
据介绍,“上市公司论坛”是一个公益性的社团法人组织,目前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每年均邀请到多位各级政府及证券监管部门领导、国内外著名经济学专家,以及600余名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代表出席。上市公司论坛每年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评价报告》蓝皮书,并倾力打造出“中证企业核心竞争力50指数”。
(人民网 202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