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闻中心来源:时间:2022-08-31 15:14:24
各学院、各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校园标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爱校荣校意识,上学期学校启动楼宇命名征集活动,得到师生积极响应。经初选、评审、公示等环节,现决定正式启用新名(原名暂时同步使用一段时间),请全体师生员工正确规范使用各楼宇及道路名称。
序号 | 校区 | 原名称 | 新名称 | 名称释义 |
1 | 北校区 | 1号楼 | 博爱楼 | 博爱乃仁者之爱,出自唐代诗人韩愈“博爱之谓仁”。此楼是学校行政中心、育人核心场所,取此名契合我校育人核心理念,又与一楼爱心教育馆相呼应。 |
2 | 北校区 | 2号楼 | 经世楼 | 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近合永嘉学派“经世致用、义利并举”的事功思想,寓意学校“传承经世之道”。 |
3 | 北校区 | 3号楼 | 致用楼 | “经世致用”是永嘉学派核心思想,既与2号楼的新楼名呼应,又体现信息工程学院和雅思考点的楼宇实用功能。 |
4 | 北校区 | 4号楼 | 思创楼 | 此楼是我校“创业孵化园”所在地。“思”通“实”,寓意师生在此思考、实践,不断打造创业教育“温商院样板”。 |
5 | 北校区 | 5号楼 | 思贤楼 | 出自孔子《论语·里仁》云“见贤思齐”。原专家楼之意,群贤毕至。 |
6 | 北校区 | 8号楼 | 思源楼 | 学校前身教学楼,寓意办学发源之处、事业起步之地。 |
7 | 南校区 | 7号教师公寓 | 习德楼 | 叶适认为成圣的途径是“习学成德”,即在现实的经验生活中致道成德,成就圣功。教师最为重要的是师德,此名意在提醒教师勿忘修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8 | 南校区 | 8号教师公寓 | 立德楼 | 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寓意教师应该成为立德树人的表率。 |
9 | 南校区 | 综合楼 | 博雅楼 | 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意为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丰丽博敞。此楼承载艺术学、文学和经济学三大学科教学功能,涉及面广博又含“雅”韵,故名“博雅”。 |
10 | 南校区 | 国际楼 | 博闻楼 |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寓意我校国际化教育“中西会通”,又与博雅楼隔河呼应。 |
11 | 南校区 | 1号路 | 玉尺路 | 此路自体育馆抵达德涵书院,平直如尺。温州近代名士孙锵鸣(孙衣言之弟、孙诒让之叔)曾执教于玉尺书院。 |
12 | 南校区 | 2号路 | 玉海路 | 此路自德涵宿舍楼1,通往超豪宿舍楼2。取自玉海楼,该楼系江南著名藏书楼,由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建于瑞安。 |
13 | 南校区 | 3号路 | 诒善路 | 此路位于体育馆西侧一条弧形道路。取自诒善祠塾,由孙衣言、孙诒让父子所建,系永嘉学派重要书籍《永嘉丛书》汇刻之地。 |
14 | 南校区 | 4号路 | 约礼路 | 此路位于图书馆至叶适塑像之间。取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15 | 北校区 | 1号楼报告厅 | 博爱厅 | 位于“博爱楼”一楼,与楼名及“爱心教育馆”相对应。 |
16 | 南校区 | 综合楼报告厅 | 博雅厅 | 位于“博雅楼”一楼,与楼名相对应。 |
17 | 南校区 | 国际楼报告厅 | 博闻厅 | 位于“博闻楼”一楼,与楼名相对应。 |
行政事务部 党群工作部
2022年8月31日
下一篇:
关于2022年度拟增设本科专业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