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风”建设】师生谈(一)

作者:新闻中心来源:时间:2021-03-18 13:47:39

优教风、正学风、转作风,学校以“三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最优服务大学”品牌建设,深化内涵建设。全校师生结合自身实际,畅谈感想,热议“三风”建设。

党政事务部高级主管 王娜娅

教风、学风、工作作风是文明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理想、志向、愿望和行为习惯等因素的综合,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严谨教风是基础,是良好学风形成的根本和导向;勤奋学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文明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归宿;工作作风是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是学校加快创建标杆民办大学,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

开展“三风”建设主题活动,就是要使学校“砥志砺行,与时竞进”的校训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校形成文明和谐校风、严谨敬业教风、勤奋自律学风和务实奋进作风,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财务部部长 黄月燕

教风、学风和作风是校风的一体三面:以教师视角出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授业解惑,燃己传灯,方有严谨之教风;以学生视角出发,尊师重道,多学好问,孜孜以求,悬梁刺股,方有勤奋之学风;以行政视角出发,为师者友,为孺子牛,高效如电,服务似仆,方有优良之作风。此三者相互促进,彼此成就,如无教风,则学风如缘木求鱼,罔然无措;如无学风,则教风如磨砖作镜,终无所成;如无作风,则教学如抟沙筑楼,难成大器。故而,需全力推进“三风”建设,才能真正打造卓越的校风。“砥志砺行,与时竞进”,正是要求每一个商院人,以多视角审视自己,提高自己,不断赋予“三风”以时代的意义,想在前头、走在前头,为打造百年校风、一流学府而努力。

信息服务中心主任 沈良忠

教风、学风以及行政作风彰显了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基础。只要把“三风”问题建设好了,学校的未来发展必蒸蒸日上,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中心作为学校的教辅单位,在过去两年的考核中连续被评为A,体现了部门同志优秀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行政作风,但是在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信息化建设服务学校领导决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部门将以“三风”建设为抓手,继续加强行政作风建设,明确岗位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强化团队合作;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按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各项工作增速提效;积极主动协助教师做好微课、一流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探索校本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持续优化迭代“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的线上服务流程深度应用,推动“最优服务学生大学”品牌建设深入人心;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推动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宿舍智能化、实验室建设、智慧教室建设以及其他各项软硬件建设,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

校团委书记 胡金林

新学期学校以“三风”建设主题活动为突破口,优教风、正学风、转作风。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作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加强“三风”建设,是学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要强化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强执行、勇争先、抓落实。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求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我们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作的优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整体的谋划部署,通过多种载体、途径、方式引导学生勤奋刻苦学习,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促进优良教风、学风和作风的形成与深化,为创建标杆民办大学贡献青春智慧。

金融贸易学院执行院长 汪占熬

“三风”建设要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统筹进行,其核心是为了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我校“三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做好服务型的行政作风,才能为优良的教风和学风提供制度保障;而只有教师提高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成为“四有”好老师,才能够有积极性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收获,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当然,“三风”建设的最终衡量标准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合格人才,学生是最关键的主体;但学风不能仅靠强制,是要引导学生自省,明确生命的意义、了悟学习的乐趣,自发主动地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真正完成了“三风”建设任务,才有资格说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金融贸易学院教师 陈凯鸣

“三风”化雨,春苗成林。端正的教风引导春苗向阳而生:收放自如的课堂节奏,严慈并济的育人教导;以突出重点,掌控课堂的“收”和“严”,为学生打开思维空间;搭建展示舞台的“放”和“慈”,让学生学有所成,能力彰显。积极的学风巩固春苗之根脉:养成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的治学态度,以“知之、好之、乐之”的优良学风,产生本源的学习动力,不负韶华时光。严谨的工作作风滋养春苗的枝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能够互相召示、感染与激励,不断融汇温商院“经世致用、责任担当,砥志砺行、与时竞进”的精气神,用务实的治学之道,成就师生松柏之茂。

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阳杰

学校“三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体现在“最优服务大学”的方方面面。从管理学院来说,一是学生工作要用真心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用真情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一切工作均服务于学生;二是教师队伍要有严谨的教风,要加强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全面服务于学生成长;三是行政工作要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优质的服务,努力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减少冗余的工作环节,努力为教师和学生减负,主动服务,一线服务,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个优良、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

管理学院教师 姜赛

“三风”建设是推进我校优良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首先,优良的教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专任教师,我们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对每一堂课都要做好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课堂管理,把教书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浓厚的学风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作为专任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带头者,如何在课堂上和课余时让学生可以投入学习是我们的重要职责。最后,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优良校风的坚实后盾。我们要秉持“负责到底”的精神,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务求工作实效。

国际学院院长 赖小琼

加强作风建设要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两个方面同时努力。形成良好的作风需要增强政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信念坚定、志存高远,着眼于学校未来的长运发展;需要增强创新意识,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未来发展,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用比拼争先的精神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需要搞好业务学习,静心钻研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业务知识,熟悉工作规范,办事程序及处理方法,不断增强和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局部服从全局;需要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提高凝聚力、执行力,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创建标杆民办大学的目标。

国际学院教师 耿艳萍 

首先,作为大学外语教学部的大学英语教师,切身感受到“教风”的重要。只有课前积极努力备课,才会做到课上游刃有余;只有做到课后及时反思,才能做到查漏补缺、提高教学水平;只有做到课余时间随时答疑解惑,才能做到与学生的零距离沟通;只有做到同行教师互通有无,才能做到教学科研能力的共同提升。

其次,作为20英语本1的班主任兼任课老师,切身感受到“学风”对于班级的重要性。只有做到班委成员的带头作用,才能获得班级高度的凝聚力;只有做到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班级的优良学风;只有做到全班同学的友好相处,才能做到班级的和睦气氛!

再次,作为大学外语教学部系主任,切身感受到“作风”的重要性。只有做到乐于奉献,才能做到无怨无悔、辛苦付出;只有做到一视同仁,才能做到对每位大外部老师的公正对待;只有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做到带领大外部一路前行!

最后,作为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切身感受到“教风”、“学风”、“作风”共同建设的重要性。三者互为依托、互为基础、密不可分。

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执行院长 吴耀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自己的学校”,学校领导在不同场合,给我们讲的关于“三风”建设的讲话,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作为社会文明的启迪者,在诱惑如此之多的时代对每位教师的工作作风、师德师风、以及学生的自我的约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这应该就是新时代教师的一个基本遵循的准则,是大家相互衡量自身工作学习生活一把尺子。

去年底以来,我校以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学生学风建设三方面为入手,开展一系列工作学习和改革,开学仅仅不到三周时间,整体成效明显,取得了明显效果。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有设计学和传播学两大学科,师资构成情况相对复杂,学生和教师都强化个人的个性化发展,工作开展相对复杂。“三风”建设的推进,使我们广大教职员工深刻认识到转变工作作风的必要性,较大层面上改变了我院的工作风貌。是破除我院各项工作存在问题的一剂良药。

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陈贤望

关于学校的“三风”建设工作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感想。首先,要在严抓学风和教风下功夫。优秀的学风、严谨的教风往往是一所大学品质的集中体现。抓好大学生的学习氛围和行为规范,除了思想品德教育外,还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度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次,要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抓起。帮助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最后,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教师加强政治学习,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高巍巍

我们学校开展的“三风”主题活动是我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优教风、正学风、转作风,最重要的是注重日常管理,将“三风”建设的要求融入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将“三风”建设工作做在日常、严在日常。以师德师风、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为重点,树立严谨求实、敬业爱生的教风。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优良学风的基本保障,教师既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又是第二课堂的引领人,结合信息工程学院应用型IT人才培养特点,我们通过课堂抓好习惯养成、考试严肃考风考纪与课后开展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专业实践相结合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把“三风”建设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学院的领导班子要勇担责任,真正做到敢于正视问题不回避、承担责任不推诿、直面矛盾不上交。通过听课、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倾听学生的诉求,倾听教师的诉求,积极解决师生的困难。最后要带头真抓实干,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工作作风、教风和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我们信息工程学院要以“三风”建设为契机,抓好学校的十项重点工作,以迎接本科评估为契机,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刘晓芳

“三风”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每位教职工的首要任务。最近,学校从严查“三无”到强化教学监督检查,再到学生事务部举办的“最美学习笔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夯实了学风基础,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推进了优良校风的建设。作为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教学效果,严格管理课堂纪律,把学生的学习成效放在首位,积极参与学风建设。我认为,“三风”建设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师生全员参与,常抓不懈,而不是一时兴起,才能确保实效。

基础教学部主任 胡宪武

学风方面:

1.对“三无”学生系统施治,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所在学院、学生事务部主管领导统一口径,联手联动,绝不放口,坚持不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对寝室卫生、个人卫生要严格要求,定期抽查,抽查结果要通报,与学生评奖、评优、入党等直接挂钩,决不妥协,做到风清气正。

3.严抓学习质量考核,对于考试作弊同学绝不姑息,不能以出国留学等任何理由提分、提绩点,养成尊重规则、踏实学风。

教风方面:

1.教师备课要舍得花时间投入,不能一个PPT讲到底,没思考、没创新、没进步,一旦发现及时整改,对于不能满足学效发展的教师坚决清退。

2.对学生严格要求,通过作业布置、批改、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实施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3.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教改活动,涵养教学学术修为,营造问题先导式教学氛围。开展优秀教案评比、微课竞赛等活动。激发青年教师从教热情。

工作作风方面:

1.树立为师生服务理念、效率优先、当日事当日毕,建立责任追究、倒查机制。

2.举办行政管理技能大赛、激活行政管理人员活力;大胆管理,勇于创新,建立一定的容错机制。

基础教学部 黄春慧

“三风”建设,除了重制度建设外,还应该重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理想建设。学校制定了关于作业不少于10次、课堂杜绝“三无”、严格考勤制度等措施外,还应该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理想层面的建设。制度是从上到下,带有强制性质地。激发学生内心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从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走出个人小天地,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为理想奋斗的精神,是更任重道远的事。

继续教育学院辅导员 黄雪绮

工作作风、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无形的精神力量和师生的精神支柱,“三风”建设有益于创建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充分明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政策,在一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成为推动“三风”建设的基础力量。在“作风”上严格要求自身,在“教风”上坚持思想育人,在“学风”上以关爱学生和最优服务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

金融贸易学院 20国贸专1 孙卓莹

新学期新气象,新学期的“三风”建设的推进,我能感觉到校园学习氛围在不断变好,“三风”的改进可以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良好的学风、教风、作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三风”建设要真正落实,是一个长期规划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一起努力,坚持不懈,才将取得成效。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良好的学校氛围是很重要的,努力加强自身学习,才能在走入社会时,更好的为国家作贡献。不断前进、不断努力、不断战胜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相信自己可以从学习中收益终身。

管理学院 20会计本1班 连翊扬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做好学风建设,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养成的,首先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倘若没有目标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次需要一个优秀的集体,一个优秀的集体不可缺少的便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一起进步。最后我们要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效、丰富实践经验。学风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才可以取得实效。

国际学院 18西本1班 李娟

我认为学风问题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进步和学校未来的发展。为响应学校学风建设工作,国际学院学生干部拍摄拒绝“三无”进课堂宣传视频,由此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样貌,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禁止早餐进教室到规范上课学习习惯,我院课堂出勤率明显提高,学生上课迟到率大大降低,学习习惯更加端正,学习效率随之提高,用实际行动促成温商校园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我相信我院学生将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现有状态,将学风建设进行到底。

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 20网新本2班 管敏安

学校“三风”建设旨在规范和加强师生行为规范,共同营造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学风是学生学习态度的具体表现,加强学风建设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态度转变。“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因此学风也是一个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深远影响,我校加强教风建设,有利于规范教师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标杆。习总书记在全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我校定会在“三风”建设的道路上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信息工程学院 20电商1班 朱俊杰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对于优良学风的建设,一直都是每个学校的大事,这一学期,我对于学院的学风教育建设深有感触,首先就是院领导的重视,时常会在自习以及上课的时间来视察班级状况,其次是辅导员的重视,在早自习上对我们进行学风的教育,最后是班主任的重视,特别召开了班会对此进行教育,希望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