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工程学院来源:信息工程学院时间:2022-07-08 16:15:42
“我只是出一份力,做一件小事,希望能帮到远方的有缘人。”7月8日11时30分,经过3个小时30分钟的采集,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学子郑伟庆完成了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2001年出生的他,也是浙江省第8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目前全省捐献者中年龄最小。
躺在病床上,郑伟庆没有犹豫,他告诉记者,“献出一份血,传递一份爱”,他很荣幸自己能够帮助他人,这点付出不值一提,这是一件“救命事”。
郑伟庆来自温州文成,是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今年6月底,他完成本学期最后一门考试,作为应届毕业生,本来要急着找工作,因为这场捐献搁置。就在2个月前,经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筛查,他的血型与外省一位年轻的白血病女孩相符。
实际上,非亲缘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概率从万分之一乃至几十万分之一,很多患者由于等待不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而失去宝贵的生命。2020年12月,郑伟庆才加入中华骨髓库,时隔1年多就配对成功,他也感到难以置信,他找到辅导员林灵老师进行核实,开启了捐献流程。
郑伟庆,一米八的大高个,是个年轻壮小伙。为了能达到符合捐献条件,经检查后,医生建议他调整作息和运动。于是,近一个月时间,郑伟庆每天早睡早起、三餐清淡,坚持跑步和打羽毛球。期间经历了4次复查,终于在6月中旬确定匹配成功。他说,“一个人一生最多只会遇到一个捐献者,也许这就是缘分,那个患者应该也一直在等我,希望我的血能为她重新点亮生的希望。”
在林灵老师眼里,郑伟庆平时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大一入校后,郑伟庆就积极参加学校红十字会等组织开展的无偿献血等各类公益志愿组织,逐渐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流程以及重要意义。学校里,血液银行温州商学院分行致力于城市无偿献血工作开展,去年3月,郑伟庆凭借自身努力以及出色表现,担任首届副行长,积极参与推进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
今天上午,我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李益明在信息工程学院负责人陪同下来到医院看望郑伟庆,高度赞扬他的善举彰显出当代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希望更多温商院学子向郑伟庆同学学习,积极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来。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爱心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2020年1月17日,我校学生茹扬曾是浙江省最年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如今我校两学生先后刷新了这个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