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2011〕20号:关于公布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

作者:来源:时间:2011-10-25 16:18:28

中共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委员会文件

党委〔2011〕20号

 

关于公布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分院、各部门:
根据《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1-2012学年工作要点》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学期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强化宣传,提升学院形象”目标,着力抓好各项宣传的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务求实效,力争达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目的。实现形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地域多向化的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同各级、各地媒体的联系,促进招生、推进就业,扩大学院影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一、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新闻工作流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好新闻工作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驾护航。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新闻工作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出台各类规章制度以保障新闻工作有序开展成为当务之急。
措施:1、出台加强网站建设、院报等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措施和办法;2、建立新闻上传制度,规范新闻发布流程;3、出台宣传队伍管理与培训制度,增强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提升;4、进一步明确网站管理、新闻上报程序与责任人制度,防止推卸责任;5、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宣传阵地建设的监督管理;6、规范校园新闻宣传组织与队伍建设,新闻宣传工作人员需经新闻中心统一培训后,持证上岗;7、做好院报新闻稿费标准的制定与发放制度;8、建立激励机制,对宣传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教职工、学生和部门进行表彰;9、建立考核机制,定时组织检查评比,期末纳入考评。
二、打造高素质宣传团队,树立大宣传意识
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基层教职工与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人人争当宣传员,树立大宣传意识”的工作氛围。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培训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充实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力量,进一步夯实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基础;高度重视基层宣传文化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把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
措施:1、教职工方面:在各分院,各部门分别明确新闻通讯员,进一步强化通讯员与新闻信息中心的沟通、业务培训和交流,定时召开新闻工作交流会议,提升宣传队伍整体素质;2、学生组织方面:进一步规范学生宣传队伍建设,各分院,各部门的各级宣传组织必须经过统一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记者证”上岗。
三、加强新闻策划能力,做大做强新闻亮点
以教育部验收工作为契机,以国家民办高校改革试点为机遇,围绕“育人理念、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公益形象、科研奖励、校园文化、就业创业、党建义工”等重点开展针对性新闻点策划,积极拓展媒体资源,进一步加大省内外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媒体及时联系,资源实现共享”努力实现合力,提前做好新闻创意的构思谋划与设计,提高报道效率和质量,规范报道行为。
措施:1、每月召开宣传工作交流会,及时上报新闻策划点,交流宣传工作经验;2、每月挑选2-3个新闻点,学院新闻中心重点参与策划;3、加强媒体联系,建立媒体记者的资料库;4、关注媒体动态,及时掌握新闻热点;5、强化媒体沟通交流,实现常态化,利用记者节、生日、节假日等做好关系维护与建立。6、提前沟通新闻亮点,撰写媒体新闻稿;7、深入挖掘新闻点,做好新闻采写、摄影、摄像和后期编辑制作工作,确保规范准确。
四、加强网站建设管理,实现信息传递高效性
学院网站是一个真正没有围墙的学院,是外界认知我院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之一。网站建设能否体现我院育人理念、办学特色、信息传递、办公自动化显得至关重要。努力实现提供“信息上传便捷化、新闻传播自动化、互动教学信息化、个性学习平台化”。通过网站的建设,以便让社会方便了解学院的发展概况、专业优势、办学质量,藉此提升学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措施:1、进一步简化各分院,各部门信息上传手续;2、联系网络公司制作信息报送平台,做好网站安全和网站结构优化、美化等工作,实现信息上传、信息审核、信息上报、信息发布、信息更新等功能;3、在学院网站首页实现便捷的视频上传自动处理功能、图片上传自动调整功能、文本格式规范便捷化;4、开通学院网站后缀的邮箱系统。
五、改革创新《院报》模式,提高师生认知度
《院报》是学院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和窗口之一,是我院的一张名片。本学期将对院报传统“一月一刊”进行改革,进一步强化专题性与时效性。在追求质量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院报》的影响力、知名度与美誉度。本学期,将重点围绕学院特大活动、挖掘典型师生事迹、开辟学生文学创作园地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做好校内外宣传工作。
措施:1、院报要在稳定现有版面的基础上,增设特色栏目,丰富院报内容,提高院报的可读性;2、在生活园区的主入口,教学区主入口,食堂、宿舍等设置院报取阅处,供学生自由阅读;3、给优秀校友、学生家长、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单位邮寄院报,促进沟通交流;4、针对师生开展专题性的征文活动、时事评论等提升师生的互动与关注度。
六、积极开拓新媒体阵地,实现新闻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的交流将更为迅速和广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其中以博客、微博、播客、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最为典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院作为一所机制灵活,贴近师生需求的独立学院,强化新媒体的宣传力度与阵营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措施:1、鼓励教职工开通微博、博客等新媒体个人展示平台,加强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2、学院层面开通官方的微博、播客、博客、手机报、QQ群等新媒体平台;3、改变传统的横幅,喷绘等宣传媒介,采用LED,数字电视、手机媒体等新媒介,实现“无纸化”宣传阵地建设,树立低碳环保意识。
 
附件1: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新闻信息中心宣传工作计划
 
 
中共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主题词学院宣传工作要点通知 
中共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0月15日印发

 
 
 
 
 
 
 
 
 
附件1:新闻中心宣传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新闻信息中心宣传工作计划

重点工作
月份
事项
9月份
筹备成立“学生通讯社”,组建学生宣传骨干队伍建设;
策划新闻宣传亮点,围绕“迎新、军训”策划新闻亮点,做好新生的宣传报道、军训服的回收新闻点策划;
强化媒体沟通联络,积极开展媒体合作模式探索;
建立学院院报电子平台建设;
做好新闻宣传干事的招聘;
对接温州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快乐创业园》,选拔优秀学生参与节目录制;
进一步完善宣传阵地管理,采取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模式;
 
 
 
 
 
 
 
10月份
制定新闻信息发布的相关规章制度;
策划新闻宣传亮点与重点;
召开学生通讯社成立仪式暨2010-2011学年我院新闻工作表彰大会;
召开新闻中心工作会议,统一思想,部署新学期新闻宣传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
组织开展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0-2011学年“十大新闻”、“十佳新闻工作先进个人”、“十佳学生通讯员”、“新闻工作先进集体”评选工作的通知;
组织开展第一期“新闻写作与策划”业务能力培训;
完善学院网站及相关网络平台上的建设;
出版第一期《新闻宣传简讯》(月刊);
出版第十五期《院报》;
对接温州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快乐创业园》,选拔优秀学生参与节目录制;
11月份
举行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0-2011学年“十大新闻”、“十佳新闻工作先进个人”、“十佳学生通讯员”、“新闻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
建立并完善学院的宣传资料库;
出版第二期《新闻宣传简讯》(月刊);
制作对外宣传手册及视频光盘;
策划两个新闻宣传亮点与重点;
对接温州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快乐创业园》,选拔优秀学生参与节目录制;
着手扩大各分院杂志的信息收集。
 
 
12月份
出版第三期《新闻宣传简讯》(月刊);
制定新闻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定;
对接温州电视台经济科教频道《快乐创业园》,选拔优秀学生参与节目录制;
制定设计新版学院网站设计思路;
策划两个新闻宣传亮点与重点;
及时做好学期新闻工作档案归档建设;
1月份
做好就业工作宣传方案;
出版第十六期《院报》;
做好本学期新闻中心工作总结。
常规工作
1.每月新闻量统计;
2.宣传用品的管理;
3.新闻材料的档案建立;
4.各分院新闻的审核和上传工作;
5.学院重要会议和活动的采访拍摄工作;
6.加强与各大媒体记者的密切联系;
7.协助各分院、部门做好新闻策划工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