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12月市铁投集团、市城投集团发行“幸福股权”以来,其稳稳的收益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和追捧。“幸福股份”(“蓝海股份”)是政府以市场化方式将分散、小额的民间资本集聚起来办大事,实现了民间小资本与政府大项目的对接,是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有益尝试,同时为温州雄厚的民间资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投资大门。
主要内容
根据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原则,先后推出“幸福股份”和“蓝海股份”,将民间散户资金以合伙制的形式,通过股权、债权用“众筹”的方式组织起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领域重点项目。现已发行三期“幸福股份”和一期“蓝海股份”,累计募集资金43亿元,分别投入市域铁路S1线、金融集聚区滨江金融街和瓯飞围垦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亮点
“幸福股份”(“蓝海股份”)为全国首创,其引入了“项目企业法人+普通企业股和投资管理类企业股”的形式,通过引入普通合伙制的投资管理类企业形式,让普通老百姓以合伙人的身份投资到投资管理类企业,再由投资管理类企业投资到项目法人,避开了股份有限公司的“200人”限制,扩大了募资范围。此外,“幸福股份”(“蓝海股份”)充分依托政府信用背书,将政府背景项目融资平台与老百姓“面对面”对接,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缩短融资线路,降低融资成本,即为地方政府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提供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也为老百姓提供了比银行理财产品更具优势的投资途径。
专家点评
陈习定 温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
“幸福股份”是蕴含温商智慧的金融创新。首先,“幸福股份”通过“项目企业法人+普通企业股和投资管理类企业股”的制度创新避开了股份有限公司的限制,既拓展了民间资金的投资渠道,同时扩大了融资者的募资范围,“幸福股份”第一期——市域铁路S1线增资扩股公开募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次,“幸福股份”通过“政府信用、政策保障”的形式降低了项目风险,减少了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民间资金和政府项目成功搭桥,既提高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也减少了融资者的融资成本,造就了“双赢”的局面。再次,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期限“私人订制”各类产品应该是“幸福股份”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