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序
在春意渐浓的乡村社区里,一股温暖的力量清晰可见——
随着1月中旬市委宣传部牵头启动“新青年下乡”暖冬行动,12所在温高校的青年学子们陆续奔赴结对农村社区,集中开展了一系列“暖”字特色的惠民服务活动。目前,2000余名大学生在基层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受惠群众达5.2万人次。
文化下乡,烘暖节日氛围
在乐清石帆街道大界村文化礼堂,一副副“刚出炉”的春联弥散着浓浓年味。这些由温州大学“新青年下乡”服务队与当地书法爱好者创作的新年春联,备受村民欢迎。
这方春联送祝福,那方“村晚”闹新春。温州肯恩大学“新青年下乡”服务队来到瓯海区梧田街道塘西村,与当地村民们合演一场新年晚会。队员们带来二胡、古筝等民俗乐器演奏,与乡亲们共同表演《女驸马》《沙家浜》等节目,赢得阵阵喝彩。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新青年下乡”服务队的队员们,则带着画笔和颜料,在文成县大峃镇大垟口村文化礼堂50多平方米外墙上,一笔一画、细致入微地绘制“梅兰竹菊”等图案。“墙绘活动既让艺术专业的同学锻炼了绘画技能,又为农村文化礼堂节省布置经费,让同学们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一举多得。”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团委书记董磊磊说。
关怀入户,捂暖百姓心田
穿起白大褂、带上医疗器械,温州医科大学“新青年下乡”服务队在瑞安市各乡镇开展了一系列体检义诊、医卫知识宣传活动;在温州火车南站,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除了引导秩序,协助赶赴“春运”的旅客购票、取票外,还为他们送上应急用品“福袋”;在新蒲江社区,温州城市大学的队员们为50多位留守儿童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心理绘本阅读课。
“新青年下乡”的暖风吹拂全城。提着大米、食用油、洗衣液,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新青年下乡”服务队来到平阳县鹤溪社区南一村,看望慰问困难户李春花老人。握着老人的手聊家常、为爷爷奶奶拍合影留念、给老屋门口贴春联……“看到爷爷奶奶住在昏暗的小屋里,真的非常心疼。”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服务队领队李圆圆说,“直到亲身走到困难户家里,才真正体会到他们的艰辛,希望今后还能有机会参加活动,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传递接力,供暖连绵不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暖冬行动的步伐没有就此停止。2月3日,瓯海团区委联合区检察院,组织10余名返乡大学生前往三溪工人文化宫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从微信上了解到瓯海区“新青年下乡”暖冬行动活动安排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二学生蔡怡便立即报名参加。“我还拉了我的朋友一起报名。这次活动让我对温州农村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龄朋友,非常有意义。”蔡怡希望今年暑假还能参与到温州“新青年下乡”活动中,让自己今后每个假期都收获满满。
“新青年下乡”暖风还“吹动”了民营企业的青年员工。春运期间,浙江大自然鞋业有限公司主动响应龙湾团区委号召,组织10余名青年员工组建“暖冬服务队”,在汽车东站开展卓诗尼“寒冬送温暖”活动,为赶赴春运的新老温州人免费赠送卓诗尼品牌鞋。龙湾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过后还将组织更多企事业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加入到“新青年下乡”的队伍中,鼓励社会各界青年朋友投身服务基层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