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黄杨木雕大师搭上“悟空”热潮

作者:来源:环球时报英文版时间:2024-09-07 10:55:00

环球时报英文版9月5日以《复兴艺术:开辟新路,黄杨木雕大师搭上悟空热潮》为题,整版刊登我校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小鹏带领学生团队创作黄杨木雕作品的故事。1424a2759f66cef3067acdf242e5ebf2.jpg

随着中国AAA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广泛流行,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文化创意市场注入了活力。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叶小鹏原创的孙悟空黄杨木雕(也称美猴王)作品广受追捧。

黄杨木雕起源于中国东部的浙江省,黄杨木以坚韧、光滑的质感、细腻的纹理和类似象牙的黄色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木材会逐渐变暗,呈现出独特的古朴魅力。

“黄杨木生长缓慢,材料有限。手工雕刻过程既耗时又费力。起初,我只是想展示几件以中国超级英雄孙悟空为主题的作品。但在游戏火爆之后,这些作品瞬间被抢购一空。”叶小鹏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在谈到黄杨木雕火爆时,叶小鹏认为,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美学实现了“无缝衔接”。这种融合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变得时尚。

WX20240911-105625@2x.png

“黄杨木雕可以从现代媒体如《黑神话:悟空》中汲取灵感。工匠们应该抓住机会,创作既保留文化精髓又能与当代审美相呼应的作品,”叶小鹏表示。“在创作美猴王时,我注重通过细节表现他的内在精神和当代意义。例如,美猴王佩戴紫金冠和盔甲,散发出强大的气场,象征着坚持和勇敢的精神。”

叶小鹏解释,这件作品结合了传统黄杨木雕技艺,如泥塑、初步造型和细节完善,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比如为金箍棒(悟空的神奇兵器)两端镀金 ,提升了作品的美感和价值。这种融合不仅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也赋予了作品现代感。

叶小鹏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帮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传统艺术。我努力推广黄杨木雕,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 

他指出, “在当代社会中,传统工艺的角色不仅是保护遗产,还要创新。我们必须创新并寻求与行业合作的方式,创造出公众喜爱、接受并产生共鸣的作品。”

为了吸引年轻观众,叶小鹏最近设计了“龙蛋宝宝”,这款作品带有可移动的“幸运珠”,月销售量超过5000件。作为文运昌盛的象征,“文昌星”在高考和中考期间推出,紧跟时尚潮流。

当中国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于2023年在日本上映时,叶小鹏迅速设计并制作了一款中国狮子黄杨木雕。为了增添趣味性,这只狮子配上了悬挂的绳子和铃铛,既可以作为手持玩具,也可以作为佩戴饰品。

在中国文化中,狮子传统上象征着吉祥和好运。销售团队还创造了吸引年轻人的口号,比如“铃响财来”,帮助这款狮子雕刻大受欢迎,单月销量达到6万件。WX20240911-105658@2x.png

“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对文化的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小鹏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道,“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黄杨木雕是过时或不时尚的,虽然年轻人喜欢收藏雕像,但黄杨木雕也能跟上潮流。”

据悉,叶家第一代黄杨木雕匠人出生于一个农村地区。小时候,他遇到了一位来到村子里制作佛像的雕塑师傅。雕塑师傅对他展现出的天赋印象深刻,便收其为徒,从此踏上了黄杨木雕的专业道路。

“我一直认为,传统手工艺不应是孤立的欣赏对象,而应与时代产生共鸣,满足现代需求。”叶小鹏说道。

作为温州商学院一名教授,叶小鹏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自由创作,并汇聚了一支由曾在意大利、芬兰和日本等国家学习的年轻教师组成的团队。此外,他还与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在内的10多个国家的中国商业协会合作,成立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我努力通过年轻的设计团队,结合数字经济和新媒体推广,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叶教授表示,“不可否认,数字产品的快速传播加速了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如果我们能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数字化浪潮,传统手工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能够实现复兴。”

环球时报英文版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