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温州商报时间:2022-10-21 15:19:33
情景朗诵讲述爱心教育历程、启动“励 志校友帮扶行动”、聘任“爱心专列号”爱心 大使……10 月 18 日晚举行的温州商学院 2022 级新生开学典礼,为现场学生上了一 节生动的爱心教育课。自 2005 年成立“爱 心专列号”以来,温州商学院打造创业教育 办学特色的同时接力运行该慈善公益品牌, 爱心薪火相传,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热爱公 益的师生典型。“爱心专列号”成为了温州商 学院培德育人的鲜活教材。
成立“爱心专列号”帮助有需要的人
作为一所商科类本科院校,地处拥有“商行天下,善行天下”企业家精神的温州,温州商学院自创建以来就将大学生的爱心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商行天下,创在温商院;善行天下,爱在温商院”——这两句话生动概括了温州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育人品牌。
温州商学院的“爱心”起航于17年前。2005年,学校创办人张汉鸣偶然听说温州有一些孩子因家庭困难失学,便联合媒体在全市发起“寻找山里孩子”系列助学活动,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活动帮助100多名苦孩子实现了求学梦。
次年,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温州,学校创办人发动全校师生参与救助台风中失去亲人的苦孩子,并联合温州市慈善总会等成立“爱心专列号”,注入首笔爱心款100万元,救助因灾失去亲人的孩子和孤寡老人。2015年,“张汉鸣慈善公益基金”设立,重点帮扶与救助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
“爱心专列号”这列虚拟专列一站接着一站。从关爱新居民与环卫工人子弟到为山区孩子送去物资,从组织大学生服务队走村入户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求学梦,如今,“爱心专列号”的服务范围涵盖助学、环保、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领域,成为温州商学院广大学子践行社会责任担当的鲜活教材。
在10月18日举行的温州商学院开学典礼上,“爱心专列号”开辟了新的领域。该校启动了“励 志校友帮扶计划”,帮扶对象面向困难群体校友。该行动依托“张汉鸣慈善公益基金”对他们予以“一对一”资助,同时采取学校专业教师指导创业项目、免费提供校园孵化平台和校友互助等多项举措,为校友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助力共同富裕。
“‘爱心专列号’一直都是由学生作为列车长,去进行策划和运营相关志愿活动和服务站点。大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但爱心却一直都在传递。让孩子们在‘爱心专列号’上学会什么是感恩 什么是责任。”校方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累计8万多人次参与志愿活动
今年,温州商学院特地筹建了爱心教育馆。馆内展示着多年来“爱心专列号”到过的地方:在“桑美”台风中失去至亲的春笔,在学校师生17年接力帮助下,如今已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孤寡老人计大爷在新年时收到了学生的礼物和祝福;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中,1000多名 温州商学院学生参与献血;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先后共有1000多人次投身抗疫一线,持续接力保障温州动车南站疫情防控……
每年,温州商学院还会选派优秀应届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在学校爱心教育的影响下,每年这个时候,学生都会争先恐后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也会不定期与母校老师进行交流。多年来,该校涌现了扎根兵团的援疆志愿者王世玉、坚守西藏日喀则的援藏志愿者赵帆等一批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典型。学校红十字会还常年组织开展义务献血活动,走出了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翁樱婷等一批学生公益达人。
今年,温州商学院在例行回访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时发现,部分困难群体校友至今尚未就业。学校秉承“最优服务学生”办学理念,决定启动“励志校友帮扶行动”。首批受助的8名毕业生,都属于低保、零就业家庭或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今年国庆期间,该校前往宁波慈溪、丽水松阳、温州文成三地,走访了解这些校友的生活情况。校方表示:“这批校友在校期间表现优秀,且都受过学校‘圆梦助学’的资助,毕业后积极向社会反哺爱心,现在遇到就业困难,学校更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多年来,温州商学院持续接力运行“爱心专列号”,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17年来,“爱心专列号”已开出335站次,累计8万多人次参与了 3700 多项爱心志愿活动,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红十字会“会员之星”、全省最年轻的造血干细胞捐赠者,以及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e米阳光”等学生公益团队。
爱之馨香远播海内外
今年7月,温州商学院学生郑伟庆在采集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浙江省第8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目前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年龄最小的。此前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年龄最小的是该校学生茹扬。11天后,该院大二学生鲍辰威也在杭州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短短两年时间内,温州商学院涌现了三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自建校以来,温州商学院累计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学子。从温州到祖国大江南北到世界各地,这些分布全球的学子,传续着温商院的爱心,“爱心专列号”一路行驶从未停歇。如温州商学院2020级视觉国际本科学生王凯嘉,每年寒暑假期间辗转东南亚国家,参与难民帮扶、海洋生物保护等活动。疫情期间,她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线上活动,将40厘米长发捐赠给癌友公益机构,帮助化疗病人重获信心,生动诠释了“国际义工”志愿精神。
而曾经受过温州商学院帮助的人,如今也成为了志愿者。2005年“寻找山里孩子” 系列助学活动受助对象李秋红,大学期间会抽空到敬老院、残奥会等场所做志愿者。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时,正好回乡的李秋红还与村里党员一起轮流值勤。如今,李秋红回乡在村两委和村妇联当志愿者,帮助村里的老人、小孩和妇女,受到村民的好评。她说,延续温商院爱心帮助更多的人,这是最好的一种感恩方式。
在 2022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翁樱婷等8名多年从事爱心公益的温商院师生,被聘任为“爱心专列号”的爱心大使。“我们希望能为更多苦难群体送去更多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爱。”校方相关负责人说,“爱心专列号”将一直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相关链接:温州商报:温州商学院17年爱心教育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爱心专列号”成为培德育人鲜活教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