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温州商学院:以商为魂打造大学生创业教育“三个地”

作者:朱永双/文来源:党政事务部时间:2021-07-13 17:28:33

微信图片_20210713173237.jpg

今年夏天,电视剧《温州三家人》在央视黄金频道滚动热播,剧中频频出现的“温商梦工厂”“温商·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创业一条街”等镜头,皆取景自温州商学院。不少观众好奇,《温州三家人》为什么“偏爱”这所学校?

温州商学院是浙南地区唯一以商科为主的一所本科院校,处在民营经济发达、创业氛围活跃、商业文化浓郁的温州,半数以上的在校学生来自经商家庭,不少父母希望孩子继承产业成为“创二代”。《温州三家人》主创者称,该校传承温商精神、培养创业人才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与该剧所倡导的新时代温州商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高度契合。

据了解,该校自1999年建校以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敢闯会闯的新商科人才,初步打造出“创业教育温商院样板”,被称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创业梦想萌发地、创业精神传承地和创业实战演练地”。

唤醒商觉,创业梦想的“萌发地”

微信图片_20210713173312.jpg

孔令骏,温州商学院2012级工商企业管理毕业生,一位典型的温州“创二代”。现任那行智造总裁、温州祥龙有机制品有限公司总裁。

在校期间,孔令骏接触到学校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萌发了放弃继承家族企业而自立门户的念头,开始规划创业方向,并在老师的鼓励下做一些简单的尝试。2012年毕业那年,他开始独立创业,逐渐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孔令骏与《温州三家人》男主角叶子凡的创业经历非常相似。他的蜕变成长之路,在温州商学院并非孤例。最近6年,学生常年在学校“创业孵化园”经营的公司达40多家。

唤醒商业嗅觉、激发创业激情、培育创业人才,这是温州商学院一个鲜明的办学特色。自2016年从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以来,该校进一步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形成了“办创业型大学、培养创业人才、培育创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目前,学校45%本科专业属于商科类(管理学、经济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也与商业相关。

近年来,温州商学院应届毕业生创业率高达7%,毕业3年后仍在创业的达5.8%。领先于同类高校的创业数据、口碑相传的生动创业案例,再加上温州自带流量的“网红”特质,每年省内外都有不少家长和学生把该校作为首选之地。

今年刚毕业的温州商学院2017级学生高强,当年从江苏南京报考温州商学院,初衷就是要跟着温州商人学经商。在校期间,他经历了三次创业,第三次创业不仅获得200万元天使投资,还得到了温州市长的点赞。

高强告诉记者,他是看了《温州一家人》电视剧,开始对温商精神有了一个概念,然后在高考之后,第一想法就是选择来温州读大学。今年夏天,《温州三家人》在央视8套和1套先后热播,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他憨笑着预测,“相信今年会有更多考生和我有着一样的选择。”

把温州商学院作为首选的还有河南考生董云龙,当年也是因为听了温州商人的故事,萌发了创业梦想。作为2018级本硕连读学生,他从大一开始就开始尝试教育项目创业。目前,他已加盟校企合作的一个创业项目,希望借此机会能拿到学校25万元的全额留学奖学金。

想尽办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成为“职场中的新先锋”;想尽办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成为“会做生意”的新商人——这是温州商学院的办学初心与使命。由此,学校也成为越来越多省内外学子的创业梦想萌发地。

微信图片_20210713173323.jpg


微信图片_20210713173335.jpg

学悟商道,创业精神的“传承地”

有人说,现在是大学生创业最好的时代,因为现在有不少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案例。

但是,业内专家提醒,高校创业教育并不是创业“速成班”,更不能使之“功利化”。毕竟,创业成功的案例还是少数,创业教育重在让大部分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业艰辛,从而珍惜当下学习机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名利观,传承创业创新精神,以迎接未来的就业与生活挑战。

温州商学院的做法是:学会做生意,先学会做人。从大一开始就面向全体学生,将独特的温商精神根植于学生的成长基因,提升现代商业素养,克服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倾向。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以南宋叶适为代表的中国重商经济学派,由这里发源。其倡导的“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经世致用”事功思想,造就了温州人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以及不断追求、善于学习、力争一流的人文特色,并付诸于改革实践,让温州成为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策源地和民营经济的发祥地。

依托独特的商业文化底蕴和众多革新创举,温州商学院倾力打造了《温商精神导论》《创业基础》《V创经营决策实训》等3门校本通识必修课程,引导全体学生从中学悟“商道”。

《温商精神导论》重点阐述由商脉与文脉交织形成的温商精神,向学生传递“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的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创业基础》从工商管理专业课“中小企业创业事务”发展而来,集合了大量的创业实务开展案例教学。《V创经营决策实训》则依托全国首批大学生创业仿真平台之一“温商梦工厂”,开展从1到N的模拟仿真创业实践教学。目前,这三门课程均已建设成为浙江省一流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正式出版了教材,并成为其他高校创业教育的选用教材。

学校还充分利用温州企业家资源,常年开设“企业家大讲堂”,邀请“8090”温州知名企业家进校园,聆听他们的创业心得体会;带领创业学子前往森马、奥康、正泰、华峰、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企业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温州知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暑期社会实践期间,组织大学生调研团采访创业校友以及企业家,将大量的创业故事汇编成册,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辅助读本,让更多的师生了解人性、了解社会、了解商业本质。

打造创业精神的“传承地”,既有纵向层面,也有横向层面。近年来,该校不定期开展校友会或举办校友专场招聘会,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带着项目回归母校,为学弟学妹提供“试错”的机会,分享创业过程中“痛”的领悟,以年轻人更容易听得懂的方式传承创业精神。

杭州文启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文东回忆,当年他在大学城的小吃街租了一间店铺卖便当,通过与每个寝室楼的楼长建立好联系,成功将便当推广到男生寝室,最多一天能卖出500份。从那时开始,他与餐饮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提早感受到了商业的基本逻辑——做生意就是做人,做一个能交付结果的人。这些都是从大学积累起来的。

微信图片_20210713173350.jpg

试水商海,创业实战的“演练地”

谷伟斌和邵淑纯这对90后情侣,在温州商学院是新晋的创业“网红”。

谷伟斌是该校2007级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邵淑纯是2012级学生。大学四年,他们的课余时间不是做兼职就是在创业,最后因为有共同的创业理想而走到了一起。2015年8月,他们在温州创办了靠谱炸鸡”店,受邀赴北京参加《创客中国》栏目,获得红杉资本2000万元意向投资。如今,这家小店已扩张到100多家、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类似的创业故事,在温州商学院屡见不鲜。他们在涉足社会之前,早已在校园历经各种实战“演练”。拿谷伟斌的话来说,就是“平台比较多,锻炼的机会比较多。”

近年来,温州商学院构建了“三维联动、五级进阶”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三维联动”是以“课程是基础,平台为支撑,政策作保障”,保障创业人才培养落地落实;“五级进阶”是指唤醒意识、学习创业、提升能力、模拟实践、实战经营等五级阶段式人才培养路径。其中,最富特色的是搭建各类创业活动实践平台,把一个不知道如何创业的学生,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反复磨砺,最终让其步入社会后成为一个敢闯会创的创业者。

目前,温州商学院建有“创业精英协会”“温商·众创空间”“创意营销大赛”等平台。学生可申请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训练,学习网络直播等新型营销模式。学校还开辟“创业一条街”,供创业特色班学生开展小型实战经营。当初,谷伟斌在温州市区盘下面积仅8平方米的小店、投资10万元起家,这种轻投资的餐饮运作模式就来自于“创业一条街”。

去年12月,温州商学院主办第八届大学生创意营销大赛,吸引289个团队、47名个人、近2000名参赛人员,温州大学、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学生。这是历届创意营销大赛参赛人数最多、参与面最广、营销业绩最为突出的大赛。短短3个月时间,累计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而在全国范围内,由校级主办的大学生创意营销赛,营销业绩能突破百万元已属不易。

选手们通过这个实战演练平台,在高度仿真的市场环境上受到了一次商海“洗礼”。很多校友也对此念念不忘,称这是“当年梦开始的地方”。

1626168983(1).png

      相关链接:??????S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