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高校“十三五”是怎样智慧 或许带个手指头就可搞定一切

作者:白林淼/文 王晓琦 姚泽楷/摄来源:校办新闻中心时间:2016-12-12 11:01:12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曾经时尚的词汇,生活在今天的肯定不觉得陌生,尤其是带上手机就可实现吃饭、购物等智慧生活。那么未来的温州高校还会发生哪些改变?
    12月9日,由校实验实训中心承办的2016年高校“十三五”信息化规划和云安全实践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传媒大学、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商学院的专家,就“十三五”时期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进行研讨,
    其中我校副校长孙玉甫等专家提出的下一代校园网、高校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肯定。
    “下一代校园网、高校公共数据平台等或许与当年所说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一样,让普通百姓拗口又陌生。不过,要简单说,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可以带上手指头就可畅通校园,用一个二维码就拥有用人单位所需的一切数据,这样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我校实验实训中心主任陈伟表示,手指头或者虹膜本来就是身体一部分,不可能不带,而二维码在手机里就马上生成。所以,不久后我们的学生在温州商学院或者大学城甚至所有的高校,学生根本无须带现金、银行卡和手机就便利生活,去应聘时既不需要打印大堆资料,也不需要为整理资料而担心,因为学校整理的大数据已很齐全。
    上海交大专家谢锐指出,上海交大主导的网络项目—上海教育城域网,不仅联通上海全市高校及中小学校,非常便捷,目前北京、上海和浙江宁波的一些高校均得到由此带来的便捷。相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成熟,温州的下一代校园网和高校公共数据建设既能在不久后实现,今后更能让全市中小学受益。
    据悉,高校信息化规划和云安全实践研讨会今年早些时候在重庆大学召开,备受全国各地关注,温州大学亦于去年主办过温州的相关会议,不少研讨会成果被温州各大高校及温州相关部门采用。本次研讨会除上述内容外,温州商学院副校长孙玉甫还提出,探索扩展新技术条件下校园网功能、构建学校公共网络的系统及云安全等问题,清华大学专家姚星昆、浙江传媒大学周海峰、温州大学胡来林教授等亦对此进行探讨。


会议现场


副校长孙玉甫


上海交大专家谢锐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