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金融贸易学院时间:2025-05-01 08:15:00
4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应邀莅临我校,在南校区博雅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中国经济的势与能》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周湘浙出席,执行校长赵玻主持讲座,金融贸易学院领导班子及全校师生代表聆听讲座。
刘守英教授聚焦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发展动能必须以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他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正经历新旧动能的历史性转换,面对国际形势深刻演变与国内传统增长模式式微的双重挑战,既要清醒认识房地产等传统动能衰减带来的转型阵痛,更要把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机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优势,有望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针对当前经济转型期的特殊困难,他提出“渐进转型、动态平衡”的核心观点,强调既要避免传统产业“休克疗法”,又要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谈及高等教育使命,刘守英教授特别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面对产业迭代加速的挑战,高校需构建“实践导向、跨界融合”的教学体系,既要夯实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又要通过校企协同、国际交流拓宽认知边界。
在互动环节,针对师生关注的“地方经济转型路径”与“金融人才职业发展”等问题,刘守英教授建议地方政府应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盘活土地存量资产实现渐进转型。对于金融学子,他主张坚守专业内核,在把握数字化趋势的同时警惕行业扎堆风险,培育复合型竞争力。
本场讲座以宏阔的学术视野和鲜明的现实导向,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未来我校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理论研究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刘守英教授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等,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等重要职务。主持包括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出版《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等专著10余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曾获第六届、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十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七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等。
(金融贸易学院 2025年4月30日)
上一篇:
我校新增4个本科专业!今年开始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