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新闻中心时间:2024-06-14 13:05:00
我校大三学生何子怡写给校长的一封信,经学校官微、温州都市报、温州新闻网首发后,人民日报、中国教育在线、潮新闻、凤凰教育等纷纷转载转发,引发社会各界对“鸟撞玻璃”现象的关注,纷纷支招帮鸟儿避开空中“无形杀手”。
“校长好!我是传媒与设计艺术学院广告学在读的大三学生何子怡,我发现学校有很多透光率非常高的玻璃围栏,围栏周边曾经、正在发生很多鸟撞事件……”上个月,校长信箱收到一封特殊来信,由此拉开了媒体跟踪报道的序幕。
报道称,“鸟撞玻璃”是指鸟类因玻璃透明与反光的特性而无法认出玻璃的存在,从而与建筑玻璃相撞的现象。温州野鸟协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3至5月是春季候鸟迁徙时期。根据鸟类活动规律,每年春秋迁徙季,鸟撞频率较高。
温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方明和认为,建筑玻璃面积越大,周围绿化程度越高,“鸟撞”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因此绿化程度高的湿地、公园、学校,玻璃比较多且大的写字楼、住宅楼等,都是容易引发“鸟撞”的区域。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对这方面研究不多,很多市民也不知道“鸟撞”概念。我市尚未有相应机构对“鸟撞”现象进行记录。
报道指出,在目前缺乏防“鸟撞”相关研究的情况下,主要预防措施可以从“让鸟类能看见玻璃”与“减少环境倒影清晰度”两方面考虑。在技术上,可以通过避免玻璃过于通透来让鸟儿感知玻璃幕墙的存在,例如避免采用高透玻璃、采用压花玻璃等方式。可以设计反射率合适的参数,减少玻璃对环境的反射,避免误导鸟儿判断或者产生炫光。
此外,在夜间尽量关闭建筑物内的灯光或调暗亮度,尤其在迁徙季,这样的熄灯行动尤为重要。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可以选择不透明图案或色彩装点玻璃,或在玻璃外增加装饰板,不仅能有效减少“鸟撞”,还可为城市建筑增添色彩。
报道还指出,通过关注高校里发生的鸟撞现象,引导市民和师生一起讨论对策,优化对鸟类更友好的环境,值得点赞。
报道还指出,通过关注高校里发生的“鸟撞”现象,引导市民和师生一起讨论,更“对症”地运用到设计中,优化对鸟类更友好的环境,值得点赞。希望不久的将来,鸟儿能在温州的城市上空自由安全地飞翔。
据悉,校长信箱是我校学生反映问题、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校党委副书记唐若表示,鸟儿虽小,防“鸟撞”不是一件小事。学生能主动关注自然,关心容易被忽略的生灵,这是擦亮“善行天下 爱满校园”文化品牌的一个生动体现。
学校后勤服务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落实防范“鸟撞玻璃”举措,为鸟儿光临校园提供安全航路保障。
(新闻中心 2024年6月14日)
上一篇:
我校召开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座谈会下一篇:
全员“上岸”!最牛寝室透露成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