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会”|我校召开科研工作大会

作者:来源:新闻中心时间:2024-01-04 14:00:33

新年新气象,击鼓又催征。1月3日,我校举行转设以来首次科研工作大会。校党委书记周湘浙强调,此次大会吹响了强校建设的号角,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以此为契机深入打造“学商科来温商”办学品牌。执行校长赵玻全面部署下阶段学校科研工作。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市社科联副主席叶雪影到会祝贺。

640 (21).jpg

会上,执行校长赵玻作题为《“温州基础 温商特色”——全面开启“5353”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大会报告。

报告指出,学校自2016年转设以来,科学研究水平与学校综合实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一是学科方向得到初步凝练;二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先后成立区域金融研究院、温州市“两个健康”研究院、温州市“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等;三是标志性成果得到一定积累,《中国地区金融风险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获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立项,学校教师主笔起草的浙江省地方标准《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正式实施,得到省委主要领导高度肯定。

微信图片_20240104153142.jpg

针对下阶段学科与科研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工作部署和保障措施,报告提出“5353”学科发展新篇章,即聚焦“五融通、三高地”发展布局,以“温州基础,温商特色”为基本取向,大力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紧盯申硕目标,扬起学科建设龙头,实施“五大工程”,强化“三个保障”,创新有组织的学科资源配置机制,全力推动学科与科研水平跨越式提升。

报告指出,“五融通”是指商文融通、商商融通、商数融通、商创融通、商海融通;“三高地”是指国际化新温商培养高地、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研究与智囊高地、瓯越文化和“四千精神”国际传播高地。“五融通”是做好“三高地”建设的基本路径。“五大工程”是指学科方向特色凝练工程、智库平台整合提升工程、重要学术成果培育工程、产学研创深度融通工程、科研体制机制优化工程,要从理念、人才、经费等三方面予以保障实施。

微信图片_20240104154510.png

大会分成6个小组讨论报告,并派代表上台交流发言,围绕学校科研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指定发言环节,谢健、高巍巍、邢宏洋、汪占熬分别围绕社科赋能地方经济、产学研合作、学术团队组建、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分享研究观点、提出宝贵建议,让与会者深受启发。校科研与地方合作部部长杨平宇解读了“1+X”系列科研制度。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部分教学科研骨干等参加大会,会议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健主持。

在总结讲话中,校党委书记周湘浙表示,本次大会开得很成功,一是会议经过大半年精心筹备,制订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文件;二是大会报告高屋建瓴,既对今后一个阶段的科研发展方向定调,又结合学校实际,务实可行;三是与会教师积极投入,踊跃发言,为学校科研工作建言献策。

周湘浙指出,学校顺利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黄金时代乃在未来,在学校处于高质量发展转段之际,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体教师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科研为基,形成人人属学科、人人有方向、人人进团队、人人做科研的新常态,不断提高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与学校实现同步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104153443.jpg

周湘浙强调,要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开放办学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能坐井观天,要找准自身定位,做好“请进来,走出去”两篇文章,整合“校内校外”两个资源,实行全方位开放,充分借力发展。各个学院要站在全校角度,从专业、课程、师资等方面系统性推进国际化办学,并充分运用好最可靠、最宝贵的校友资源。

周湘浙寄语全体教师,要发扬实干争先精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未来是谋划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争先,首先要在时间上抓紧,其次要争着走在前头,要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争先恐后达到预期目标。争先的前提是实干,既要“务实、踏实、扎实”,又要“成事、成效、成果”。最后,他借用典故同与会者共勉——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0 (1).png

会上,学校举行了校社科联成立仪式。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宣读《关于同意温州商学院成立社科联的批复》并致辞,希望我校成为省社科联团体会员后要充分发挥优势、拓展途径、完善机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省社科联将一如既往地在项目研究、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社科联副主席叶雪影宣读了温州商学院社科联主席、副主席和理事名单。

(新闻中心2024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