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亦嘉 肖余颖/摄来源:国际学院时间:2023-10-13 19:08:42
10月11日,我校召开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导小组会议。执行校长赵玻要求各学院及各部门在当前国际学院打造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基础上,共同参与,协同落实,并通过外部赋能进一步提升我校国际化办学程度。
会议采取“专家报告+座谈发言”方式,凝聚共识,谋划未来,特别邀请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董松寿介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
董松寿重点梳理了自1993年起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介绍了各个时期国际课程引入,以及孔子学院设立、中外人文交流等情况。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历了“跟跑、伴跑、并肩跑、领跑”等阶段,国际化办学也从走出国门、打开国门,逐渐向再次走出国门阶段过渡。教育外事必须坚持三个服务,即坚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为外交工作全局服务。
听取专家报告后,赵玻要求各学院各部门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深刻认识国际化发展变革的大局,以深化国际交流为主旋律,谋划长远发展大计,明确工作思路,结合自身优势,务实推进,在育人、师资引进、教学模式、学术拓展、文化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全校多元化国际交流格局。
副校长、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唐若表示,近期我校拟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合作报批产品设计专业,希望工科等其他学科尽快实现国际化发展,各学院各部门要全面贯彻领导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教学管理和教育环境国际化的方针。
会上,各学院院长结合各自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并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举措,如鼓励师生参与国际性设计赛事,输送优秀教师出访交流,开展短期交流交换以及国际化专业认证等。国际学院表示将全力支持各学院的国际化发展,协助各学院引进外教师资、优质海外课程,提升学校整体国际化发展水平。
校长助理谢世民、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国际学院2023年10月13日)
上一篇:
市府办发函感谢我校两百“小瓯柑”